走進雄安新區 感受撲面而來的創新氣息
新華社石家莊3月27日電(記者田策)春回大地,冀中平原新綠舒展。行走在雄安新區,創新氣息撲面而來。走進雄安創新研究院臨時辦公區,如同進入一條商業步行街,但街道兩側不是商鋪,而是一間間科研實驗室。
雄安創新研究院是雄安新區的“最強大腦”,由中國科學院與河北省政府共建。目前,這里共布局了微納傳感技術實驗室、認知智能實驗室等六大研究單元。
雄安創新研究院臨時辦公區(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田策攝
在一間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正圍坐在操作臺旁,測試一個瓜子仁般大小的光電子器件的各項性能指標。“這還算大的。”實驗室主任王文亭用鑷子夾起這個“大”器件介紹道,我們的研究和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比如移動通信、自動駕駛等都能應用到我們的技術。
一年多前,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后出站后,王文亭選擇加入雄安創新研究院,隨即落戶雄安,成為“新雄安人”。“出站前我就決定來雄安了,一是這里的研究團隊有成熟的技術積累;二是雄安有很多科技創新支持政策,誠意滿滿。”現年35歲的王文亭,憑借其負責的國家級科技項目,獲得A類“雄才卡”。
“雄才卡”即雄安新區人才引進一卡通,根據社會貢獻、專業程度和學位等級分為ABC三類,持卡人可享受涵蓋教育、醫療、住房、稅收獎勵等在內的政策支持。目前,雄安新區已發放“雄才卡”逾1萬張。
“我們80%的員工都獲得了‘雄才卡’。”雄安創新研究院人力資源部主管王祎迪說,在雄安新區人才政策的助力下,研究院已引進國內外領軍骨干、青年人才、知名院所雙聘教師等科研力量100余人。
王文亭(右)在進行科學實驗(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田策攝
讓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讓創新氣息從科研場所彌漫到日常生活場景,離不開產業創新平臺的支撐。
雄安新區科創中心中試基地,位于雄安站東南方向2公里處,是創新產品的“試煉場”。“中試是指產品在大規模量產前的較小規模試驗。”雄安新區科創中心中試基地項目負責人王欣馳說,中試基地是科技成果向生產領域轉化的重要通道。
基地內,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幾臺輪式巡檢機器人進行道路障礙測試。這些機器人“腳”踩全轉向“風火輪”,可以“翻山越嶺”,“頭”長“千里眼”,能夠遠距離檢測危險氣體和線路缺陷,市場前景廣闊。
“中試基地在房租補貼、稅收補貼等諸多方面給予我們幫助,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解決了發展空間的問題。”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珊珊說,依托中試基地這個創新創業平臺,公司2023年申報的工業巡檢機器人項目,被河北省科技廳評選為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應用在配電室的掛軌式AI巡檢機器人(3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田策攝
2019年,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主動從北京疏解落戶到雄安新區。2023年9月,位于濟南的測試中心也轉移到了這里。未來,公司計劃將位于深圳的研發中心也全部轉移到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是一座未來之城,同時也是一處科技創新的試驗田,這里有豐富的高科技產品應用場景。”張珊珊說,公司在對新區綜合管廊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定制化改造的同時,科創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實現了與雄安新區共成長。
智能巴士、巡檢機器人、數字孿生城市……正如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的標語所示,雄安新區通過聚集五湖四海的科技人才、四面八方的科創企業,“讓空氣中彌漫著創新的氛圍”。
(責任編輯:歐云海)